梅花傲雪香——赏梅诗
新年伊始,随着北风嗖嗖地吹过,大地仿佛在漫天白雪的掩盖下沉寂了许久,像是一位酣睡的美人,等待着春天的来临。而在这个寂静而神秘的季节里,梅花一如既往地绽放,她或飘逸,或高傲,或含羞,倏忽间点亮了整个冬天的生命之火。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几首关于梅花的古诗,一探梅花的傲骨和香气。
清·黄景仁《墨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鲸波海客思悠然,化蝶空泉远不忘。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不知细叶谁裁出,碧玉簪怀锦绣囊。
黄景仁的这首《墨梅》写出了梅花的坚韧,她即使在大雪封山的冬天仍然勇敢地开放,像一位勇敢的战士,挑战生命的极限。诗人花费了很大精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复描绘梅花的形态,比如“梅雪争春”,“不知细叶谁裁出”,都体现了梅花的独特性和傲骨。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虽然《登鹳雀楼》并没有明确地提到梅花,但其中的“独钓寒江雪”,却让我们想到了一个人在寒冬中孤独地垂钓,在烈风中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这与梅花在严寒中依然鲜艳的形态不谋而合。这种坚持追求、追求自由,突破困境的精神,也正是让梅花与众不同的原因之一。
宋·陆游《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终去处,无,无,无!
—唯有枫林属秋色,更无人处堪白首。
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以悲凉的笔调,投影了整个社会的浮躁和虚伪,而梅花则是作品中的一抹鲜艳。“枫林属秋色,更无人处堪白首”,这种形单影只、孤独自立的气质,令梅花在这个腐朽的社会中仍旧拥有自己的美丽和闪光点。正是因为这种特质,让梅花从古到今一直受到人们的欣赏和赞美。
清·袁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这首诗总体描写了春天江边的风光,意境优美、清新脱俗,而其中也不乏对梅花的赞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异常娇艳,独具魅力。同时,作品也表现了梅花和月色的呼应之美,仿佛是在赞美梅花的同时也在夸颂月色的神秘和奇异。
总之,古人对梅花的赞美是无处不在的,梅花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精神,她傲骨坚毅、不畏严寒,也因此不断地给人们带来惊喜。正是因为梅花的这些品质和特质,才在人们心中树立了独树一帜的地位,成为了文学艺术中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