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内容的宣传,旨在通过加强对禁毒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禁毒意识。
毒品的危害有很多,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危害有两大类:
一、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2)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3)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艾滋病
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是什么?一时的沉迷,带来一生的痛苦
多少人因此葬送了自己原本宝贵的生命以及美满的家庭,难道这些“迷途羔羊”还不能醒悟吗?曾经的旧中国,我们早已背上了“东亚病夫”的包袱,难道我们还要重演那场走向深渊的悲剧吗?
吸毒者多数短命,一般不超过四十岁。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不仅使家庭破碎,还会给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威胁。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吸毒的人数高达两亿,吸食毒品的交易额高达5000亿美元以上,毒品蔓延范围扩展到五大洲的两百个国家地区,而且全世界的吸毒者仍不断增加。毒品已成为困扰社会最大的隐患。“拒绝毒品”不止是一句口头的承诺,也是我们身为中国人应当承担的一份责任。
自1987年以后,各国在每年的6月26号都要集中展开大规模的禁毒活动。2007年11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
毒品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如果再不遏制,将会严重泛滥,败坏社会风气。有一句话曾让我深深的感动“生命只有一次,同样的选择权也只有一次”。是啊,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要不回来了。这句话我送给那些吸毒者,以及“旁观者”。
禁毒已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也是全世界13亿人的责任。我们应当守望相助,我们的祖国应当走向安定繁荣,而不要因为“毒”而沉沦。为了自己,为了家庭,我们都携手共创明天!
1、首先在手抄报的中间画上一位警察,手里拿着一张纸条,写上主题,右手握拳举起,注意画出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2、接着在手抄报的左下角画上几多罂粟花,并在人物的右侧画上一个禁毒标识,并在标识上方画上一个边框。
3、继续在人物左侧画上一个方形边框,就可以涂色了,先给人物衣服涂深蓝色,左侧方形边框涂红色,罂粟花也涂红色。
4、再来给右侧边框涂上橘黄色,禁毒标识涂红色,给手抄报的背景涂上蓝色,基本的涂色就完成了。
5、最后,我们在三个边框中画上横线,漂亮的小学生禁毒手抄报就完成了。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拥有一次生命,就应该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然而,有着无数的摧残品夺去不少年轻的生命,让你的一生画上一个并不圆满又充满遗憾的句号。
毒品,就是这种会将你的生命毁于一旦的摧残品,毒品是万恶之源,它会叫你丧失一切。为了好好地享受我们的生命,请远离毒品吧!
有两个校区,松柏校区和朝阳校区,占地面积140余亩,现有教学班级60个,学生3000余人。
南昌市第一中学(简称南昌一中)是江西省第一所公办中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于1953年正式改名为南昌市第一中学。学校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罗家塘41号, 是一所包含初、高中教学的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作为百年老校,南昌一中历经风雨,几经变迁,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和成就,获得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江西省文明精神建设先进单位、南昌市名校等不少的荣誉称号。
走入校园内,有绿树环绕,凉亭飘逸,花圃绽芳。孔子铜像面门而立,教学大楼、教研大楼、科技大楼、电教大楼耸立四周,靓丽的塑胶体育场、现代化的体育器械场分布校内,教学、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场所布局合理、整洁有序,良好的教学氛围扑面而来
南昌一中的校训是“严朴勤实、开拓创新”,百余年来积累的教学优势,是其他学校难以比拟的,弘扬优良传统、拓展优质资源,这所学校一直在南昌市的教育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之后,南昌一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按照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收费工作中,严格执行“收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监督、管理两手抓”的措施,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通过公开栏、公开墙和书面收费标准进行项目金额的公示,做到人人皆知,杜绝了违规乱收费现象。
南昌一中的校园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每年学校都会举办开学典礼、手抄报评比、青少年网上禁毒知识竞赛、“学宪法”活动、高三成人礼、百日誓师大会、校园艺术节、体育节……在校同学们活力四射、勇跃参与,活动既活跃了校园氛围,又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示,向着德智体美劳的方向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