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据调查显示,七成人都会经历“入睡抽动”,睡觉时猛抖一下,这种现象叫“睡眠惊跳”,也叫“入睡抽动”或“入睡前肌阵挛”。美国睡眠协会指出,大约有70%的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入睡抽动,其中10%的人每天都会经历一次。
一、经常睡觉时抖动,警惕4种情况
大脑专门有一套控制觉醒的机器,当这组机器开动时,人会变得敏感、躁动;大脑还有一套控制睡眠的机器,开动时让我们变得困倦。两组机器保持动态平衡,但难免也会失衡,就可能出现入睡抽动。大多数入睡抽动就像打嗝、眼皮跳、疲劳、精神紧张时出现的肌肉抽动一样正常,无需担心。而且,入睡时抽动通常不会影响睡眠,相反可能让你睡眠更深沉,和猝死更没关系。
如果入睡抽动过于频繁,可能是身体在报警:
1、焦虑、紧张
过度紧张或患有焦虑症,控制觉醒和睡眠的两套机器容易失衡,导致睡眠抽动。少数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也会出现入睡抽动,这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有关。
2、缺钙
钙是肌肉和神经细胞最喜欢的营养物质之一。缺钙时,肌肉和神经容易痉挛或抽搐,出现猛抖一下或抽筋。
3、大脑受伤
如果入睡抽动发生的频率太高,伴随头痛、头晕等症状,可能是大脑皮层或下丘脑损伤造成的。此时要赶紧看医生,做个脑部CT或MRI检查。
4、不宁腿综合征
休息时或者夜晚入睡时双腿不安地抽动,有时还伴有酸胀、麻木、疼痛感,难受得不知道把腿搁哪儿好,非要活动下腿或下床走走才能缓解,要警惕不宁腿综合征。
二、防止睡觉抖动我们能做什么?
1、规律作息
人体中的皮质醇,负责把我们唤醒;褪黑素让我们入睡。尽量别熬夜,作息有规律,控制觉醒和睡眠的两套机器才能正常运行。通常成年人需要7~8小时睡眠,如果没办法睡足7小时,可通过30分钟左右的午觉来弥补。
2、学会释放压力
数百年来,僧侣们通过呼吸吐纳来让自己平静下来,进入冥想状态,这是有道理的。它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缓解压力带来的躯体反应,同时保持大脑清醒和专注力。
3、睡前伸展肌肉
睡前做做轻柔的瑜伽动作或简单拉伸,让肌肉得到放松,睡眠抽动的几率就会减少。
4、合理膳食
可以适当吃一些补充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大豆、坚果等。同时,还要避免加速钙流失的坏习惯,要戒烟限酒、做菜少放盐等。
综上所述,就是为大家总结的有关睡觉时身体抽动的情况,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种情况也有更多的了解,来帮助大家缓解压力,并清楚的认识到应对方式,希望以上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但如果情况严重的话,也是建议大家去医院检查一下,避免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