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简介
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一座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布达拉宫又称“布扎拉宫”、“布达尔宫”、或“普大纳定宫”,藏语意为“圣地,高处的宫殿”。纳木错岸边上的这座宫殿,集中了西藏地区的政治、宗教和文化的最高权力。
历史沿革
布达拉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七世纪中叶,松赞干布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称为“红山”的宫殿,安置了莲花生的佛像。公元1645年,清朝政府驻藏大臣恭亲王加建新宫,列为藏区行宫。18世纪时,第七世达赖喇嘛开始在此居住,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维修,形成现今布达拉宫的基本格局。
建筑特色
布达拉宫为木结构建筑,正殿13层,高超117米,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共有6953间房间。布达拉宫集中体现了藏族民居与宫殿式建筑的特点,建筑风格独具一格,色彩斑斓,壮丽庄严。它不仅是藏族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开放时间
布达拉宫一年四季开放,除新年、藏历年等重大节日外,每日9:00-16:00为游览时间。游客可以通过官网或前往布达拉宫门口购票,也可以在拉萨市区的旅行社预订门票。
游览注意事项
由于布达拉宫海拔约为3700米,因此游客在游览时需注意防晒、保暖等措施,尤其是敏感体质者更应注意。另外,不要发出过于大声的说话声音,不要与随从当地僧侣的人员私自谈论政治和敏感话题,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总结
布达拉宫是中国西藏的一颗闪亮的文化明珠,它集中体现了藏族文化、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布达拉宫游览,领略西藏各个方面的独特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