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的财务管理,充分发挥预算工作的预测、控制作用,根据国家相关财会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全面预算指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将公司未来的销售、成本、现金流入与流出等以计划的形式具体、系统地反映出来,以便有效地组织与协调企业全部的经营活动,完成企业既定的目标。
第三条:企业通过全面预算旨在建立科学实用的成本控制流程和机制,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同时也是整个绩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企业战略、全面预算、经营绩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高效互动的有机整体,全面预算在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第四条:本制度由总经理办公会批准通过,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五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公司通过全面预算的实施,力求最大程度地开源节流,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预算管理基本思想详见下图:
第2章 预算组织保证
第六条:预算组织的目的
1、预算组织是基于公司的组织结构而设计的推进企业预算执行的基础组织,也是完成预算目标制定、预算编制和修订、预算考核及控制的主体机构。
2、预算组织的设立使得预算工作处于一个有机动态的管理系统当中,为企业预算目标的贯彻和实现提供了根本保证。
第七条:预算组织机构:
1、为使公司预算工作有序、顺利地开展,根据公司目前机构设置情况,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小组(下文中简称预算管理小组)。预算管理小组是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具体处理预算管理事宜,确保公司预算管理实施的权威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成员(略)
2、预算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能:
第3章 预算编制
第八条:预算的编制期及执行期
1、为确保预算的有效性,预算编制采取分段、交叉、滚动编制的原则。年度预算编制完成后,仍需依次年度预算编制月度预算。
2、年度预算:年度预算的编制期为预算执行期前一年的12月初。预算的执行期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3、月度预算:月度预算的编制时间为每月25日之前上报下月的预算。4、为维护预算考核的有效性及严肃性,年度预算半年度调整一次,月度预算一经编制完成并上报,执行期内不再予以调整。
5、年度预算与月度预算的关系:年度预算额=月度预算额累计之和。
第九条:预算编制的范围
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所有的财务收支都纳入预算。
第十条:预算编制的主体
1、公司各部门为本预算编制的主体,按照权责利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
2、成本中心是对成本和费用承担控制、考核责任的中心,是对部门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对成本加以控 、考核的责任中心。
3、利润中心是指拥有产品或劳务的生产经营决策权,是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它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收入和生产经营决策权。
4、依据上述标准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各部门划分如下图:
第十一条: 预算编制的原则及程序
预算编制按照责任中心采取分层逐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办法;预算编制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
预算编制的起点为公司年度利润指标,结合成本中心的成本预算,利润中心固定成本预算,利润中心编制各部门利润预算。
第十二条: 预算编制的内容
1、按照预算由职能部门归口管理的原则划分,预算编制内容包括经营预算、企业运营预算、财务预算。各类预算由各部门牵头、预算管理小组监督实施并对预算运行结果负连带责任。
经营预算由利润中心牵头;企业运营预算由职能部门牵头;财务预算有财务部门牵头
2、经营管理预算:
(1)销售预算;
销售预算由各利润中心依据公司总体利润指标确定。根据公司主营业务的性质不同,将公司业务分为三类:工程项目、销售项目,软件项目。
(2)成本税金预算;
成本税金预算应根据销售预算,结合本部门情况编制。
3、企业运营预算
企业运营预算包括人力成本预算、营业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
4、财务运营预算:
财务预算是指与企业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有关的各项预算。目前主要是汇总业务预算及资本预算,条件成熟时可编制: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
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财务运营预算主要有财务费用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以及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审计费等项预算。
第十三条:公司各部门预算编制内容
1、财务部:编制企业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有关的各项预算。目前主要是汇总业务预算及资本预算,条件成熟时可编制: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
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财务运营预算主要有财务费用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以及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审计费等项预算。
2、企业运营部: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编制公司车辆费用、办公费用、绿化费用等归属于企业运营部门管理以及其本部门发生的费用。
3、商务部:商务部应以物资采购为重点,根据事业部年度销售预算、年度工程预决算、年度采购计划等确定物资采购预算。
4、人力资源部门:以人力成本为中心的人工成本预算,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年度人力资源计划及公司薪金标准结合事业部门预算编制。各部门依据公司工资总预算编制本部门分预算。
5、项目管理部门:编制政府补贴预算和成本费用预算
6、各事业部:编制本部门收入、成本、利润、现金流等预算(参照公司预算总表)。
各部门及其预算编制内容见下表:
第十四条: 预算编制方法
1、工资预算:
工资、奖金预算可根据人员编制状况、历史情况及各部门工资总额占部门营收的比例确定,工资总额原则上不能大于本年度部门营收预算的50%。
2、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预算
差旅费预算可依据明年业务状况及历史情况,并结合差旅费占营收比例确定,原则上招待费总额占部门营收比例不能大于6%。
3、通讯费 、办公费
通讯费、办公费可按照人均消耗定额编制,人均定额标准由个事业部确定。
4、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可依据历史情况、结合未来业务状况确定。
5、部门营收
部门营收可依据部门成本费用预算总额编制,也可依据历史状况、未来业务状况合理预计。
6、部门资金预算
事业部依据下月资金回收和费用支出情况合理编制。
第4章 预算执行
第十五条:预算执行机构及责任人
各部门是预算的执行机构,部门的负责人是预算执行的直接责任人。
第十六条:预算执行实行三级监控:
1、一级监控为预算执行机构自控,由各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具体业务预算标准的执行督促和控制,根据本部门的预算控制成本及费用的支出,努力达到或超过预算的收入利润指标;
2、二级监控为职能部门审核监控,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依据预算标准对预算执行部门的各种经济行为实施事中审核,确保预算执行机构在预算标准框架下运营;
3、三级监控为监察办审核监控,由监察办对各预算执行机构的预算行为进行审核控制;
第5章 预算调整
第十七条:预算调整
预算调整的条件:
公司总体战略、政策发生重大变动,如:出于整体战略发展的需要,部门之间进行整合,业务范围进行调整等;利润中心营收情况发生重大变动。
预算管理小组认为应该调整的其他事项。如一个预算期内(半年)实际销售指标严重偏离(小于)预算指标的情况发生,预算管理小组有权调减该部门销售预算指标及其他相关费用指标。
2、预算调整的权限及程序
(1)预算调整申请:
年中例行调整一般为强制调整,由预算管理小组年中在上述预算调整的条件发生时,对年度预算(半年度、季度预算)强制进行调整。
(2)预算调整的审议:
年中例行调整,应经预算管理小组的审议,并提出审议意见。
(3)预算调整的批准:预算的批准由预算管理小组组长批准。
第6章 预算反馈与考评
第十八条:预算反馈
为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应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各个机构对预算反馈的责任为:
1、财务部门:
(1)财务部每半年分部门编制预算执行表,比较实际与预算目标的差异,并作差异分析,作为预算管理小组检查和考评预算执行情况的依据;
(2)对预算管理制度提出制度改进建议和相关的规程修正建议。
2、预算管理小组:利用月度经理办公会每月召开预算工作会,预算工作会的主要内容:
(1)听取财务部关于公司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报告。月度重点通报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人力成本、现金流等的预算执行情况,季度、半年度通报销售及利润完成进度,费用预算执行情况;
(2)沟通公司预算执行情况,确定工作重点,针对业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督促、帮助各部门积极完成预算。
3、责任中心:
(1)每月沟通经理办公会通报的预算执行情况,每季度召开预算例会;根据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每季度进行总结分析,确定下期工作重点;
(2)将本部门预算反馈情况送交预算管理小组。
第十九条:预算考评
对各责任中心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月度考核评价,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进行对比,考核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
预算考评办法:
工资:工资考核采用月度累计考核的办法,全年工资支出总额不能大于年度预算总额,且不能大于月度预算的1.2倍,费用超支,按照超支比例进行处罚。
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采用宏观控制,公司依据历史支出占营收比例情况设置警戒线(6%),对事业部执行情况进行月度通报、年度考核处罚的办法。月度招待费开支大于预算标准的,财务予以通报;年度业务招待费大于部门营收6%的部分,公司加计扣除超支部分的30%,从部门留存利润中支付。
其他费用:其他费用考核实行月度考核,月度支出金额大于预算金额的,按照超支比例进行处罚。
上缴管理费采用年度考核的办法,年度上缴总额小于部门预算的,由预算管理小组进行处罚。年度上缴总额大于部门预算的,由预算管理小组进行奖励。
考评由预算管理小组进行考评,由预算各归口管理部门依据预算原则及标准对预算执行部门的各种预算行为实施审核监控,确保预算执行机构在预算标准框架下运营;最终的预算考评结果由企业财务部、企业运营部、人力资源部将其纳入公司的绩效考核中,并报预算管理小组组长审批。
第7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制度经公司办公会讨论通过,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财务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