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
第一段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一段描写了岳阳楼的高度和于江边之上挺立的姿态,也画出了昔日滕王宴游、帝王繁华的景象。但如今,景物已经变换,帝王的子孙 也不在,唯有长江绵绵东流。
第二段
潇湘何雨霏,江山愁更悲。
终日听何物,翻疑是故园。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会在水中央。
这一段写岳阳楼的风景,悠悠山雨,渺渺云雾,表现出楼上宜人的自然景致,独特而平淡。然而,“江山愁更悲”,作者的感情在此渐入佳境,凄凉忧愁之情透射出来。末句格外引人深思,说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嗟叹历史沧桑,表达了对民族文化、历史及现实的思考。
第三段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追风。
起风飘带,摇晃行舟。
摇曳着水中的倒影,掀起层层涟漪。
荷花欲滴更无语,惟伊闲倚空廊。
这一段表现了秋日夜晚的渔翁,在岳阳楼下欣赏江水美景,舫船小说地划过长长的江面。荷叶下的倦鸟归窝,后面的船只发出的歌声在长江上远远传开。而空旷的廊上只有一人依靠,形象与前两段的孤寂稍微有所区别,虽屈指可数,还欣赏着这美好的夜景。
第四段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素手青条系瓜步,净面花前逗蜂房。
这一段写到岳阳楼东面的瓜步古镇。作者在此极力展现着瓜步特殊的魅力。瓜步古镇历经千年穿越,这里的山、水、人文以及历史文化,以古朴典雅的风情,奏响了一曲 “岁月静好”的生命华章。
结尾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而今已是十年触目伤心处,惟有当初乘兴而来,观一水千山,岳阳楼之壮丽与恢弘仍历历在目。
这样终篇回忆过往,感慨万千。坐看江水东流去,十年又十年,转眼之间,岁月流逝,岳阳楼的周围也正在发生着变化。然而,岁月更迭,尽管风景变幻,但是岳阳楼的当代之美仍在,而那曾经的美好,也只存在于这篇篇记述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