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知识 > 知识

有所裨益(有所裨益的近义词)

作者:何书东
2022-09-28 12:26
知识

2021年12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意见》,瞄准创新以及创新人才背后更深层次、更为内核、更具教育属性的创新素养,采取整省推进的方式,构建了面向人人、纵横贯通的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五大体系”,在理念、实践等方面实现了从“想到”到“做到”的诸多突破,综合性、立体化、全链条的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大生态初具雏形。

“山东教育发布”将分两期,围绕创新素养培育落地等问题,分别从教育生态、“双创”素养、课程建设、项目化学习等视角进行探讨,以期对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有所裨益。

有所裨益(有所裨益的近义词) 有所裨益(有所裨益的近义词) 生活

课程统整:让创新素养落地

陈国华

创新素养是个体在提出和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人格的综合,是创新的DNA和基础。创新素养作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素养培育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的时代主题,一直受到各个国际组织的重视,也是世界各国制定核心素养标准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一直重视创新素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国内社会及教育界的共识。

有所裨益(有所裨益的近义词) 有所裨益(有所裨益的近义词) 生活

分科课程不利于创新素养的培养

传统的分科课程虽然能让学生习得系统化、专门的知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传统的分科课程的弊端越来越显现。

首先,传统的分科课程设置容易导致学科间彼此割裂,束缚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难以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传统的分科课程过分关注过往或现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情境,忽视了学生对现实生活实践的探究和体验,学习成了知识的记忆和教材的掌握,无法形成知识与客观世界的有效连接,侵蚀着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

再次,分科课程教学中师生追求学习答案的唯一性和正确性,缺乏自己的理解、创造和发现,这使得学生难以建构属于自己的学科结构,难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压抑了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创新素养的培育难以落实。

因此,随着社会发展对创新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分科课程面临着巨大挑战,已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大力实施和推进统整的课程与教学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指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统整策略

课程是创新素养培育落地最重要、最直接和有效的载体。传统分科课程的弊端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课程统整是对构成课程的要素进行整合,形成要素间有意义的联系,从而增强课程整体的育人功能。传统的分科课程难以支撑创新素养的培育,因此,打破学科的边界,开展学科融合,促进学科间的融合沟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统整、贯通,将创新素养融入各级课程体系中;主题牵引,将课程内容同生活世界进行有意义的联系三大举措是落实创新素养培育的有效策略。另外,还需要把提升教师的课程统整能力作为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保障。

第一,学科融合,丰富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资源

脑科学研究表明,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升。美国课程设计专家比恩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课程统整需要完全打破学科界限,以人为中心,通过主题呈现的方式建构知识。创新素养是在解决真实、复杂且有吸引力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在应对解决复杂问题的挑战中,个体所运用的知识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这种综合性要求学科之间的融合。这就需要以学科为基点,打破学科壁垒,拓展教学内容,整合各个学科的资源,以此来丰富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资源。以多学科融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学习的效果。

学科融合需要优化学校的课程体系。首先,基于课程性质的内在联系,学校需要增强各学科课程与课程目标的内在贯通性,减少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通过课程统整,不断增强课程的丰富性和选择性,提升部分课程的综合性、开放度。其次,学校还需要拓宽学生参与课程规划、设计、开发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为学生创造性发挥提供机会。再次,学校应鼓励教师发挥个体专业特长,建设丰富多彩的模块化课程,如学校可以基于大单元、大概念、不同主题等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开展大概念教学、大单元教学、项目化学习、问题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技术和方式。

第二,三级课程贯通,完善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

我国课程管理模式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创新素养的培育需要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学科课程统整,将创新素养融入各级课程设计中。其一,将创新素养融入国家各科学科课程中,从国家层面整体推进创新素养教育。其二,通过课程顶层设计,以创新素养培育为导向,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后两类课程的课时,研发和实施一些注重学科融合、有利于学生创新素养的选修课程,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其三,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开设校本课程,打破学科限制,逐步开发和构建提升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多领域、分层级的校本课程体系。鼓励教师开发不同领域的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等,丰富创新素养培育校本课程体系。另外,在完善创新素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考虑创新素养的进阶,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

第三,主题牵引,拓宽创新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

创新素养的生成还需要帮助学生把课程内容同生活世界有意义地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科内容与活动整合,利用主题牵引课程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拘泥于教材内容,不能很好地将学科知识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现实生活和自身认知进行高度关联,学生也无法通过学习活动获得对真实世界的感知,无法将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更难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好学习支架,帮助他们把不同学科知识同课堂外的世界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起来。

首先,学校可以在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既定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围绕一个个生活主题,纳入与主题相关的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其次,对创新素养的培养可以从综合实践活动入手,教师可以结合本地情况开展学科内与学科间、校内外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课外活动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这类课程既是对学科知识的巩固应用,也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创新、合作与交流等素养。通过为学生创设参与性的学习活动,将学科知识融入活动课程中,通过活动、情境的营造,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逐渐积累、体验、内化,在活动和主题学习中培育创新素养。

第四,提升教师的课程统整能力,为创新素养培育的提供保障

指向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统整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统整能力,这是课程统整实现的保障。首先,教师应增强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需要在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中生成,课程统整需要基于具体问题情境,因此,教师应善于反思和发现问题,并开展研究,才能为学生开发良好的课程资源,促进创新素养的养成。其次,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力。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要求老师具备跨学科的意识和多学科的知识储备,跳出学科的局限,建构概念间的关联,融通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知识割裂,为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学科融合奠定基础。再次,增强教师协同教学能力。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无论是课程统整的学科融合、主题牵引还是三级课程贯通,都需要教师之间的协同,单个教师无法深入实现课程统整。教师之间的协同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同学科、不同学段间教师互不交流的局面。要求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师需要一起讨论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增强了教师跨学科融合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

创新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备素养之一。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主战场是学校,课程是载体,课程统整是让创新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学科融合、丰富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资源,通过学科与活动整合,主题牵引等形式,拓宽创新素养培育的路径,贯通三级课程,完善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并努力提升教师的课程统整能力。总之,创新素养的落地离不开学校课程,而课程统整应成为具体实践路径。

(作者陈国华单位系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东省教育厅政务新媒体“山东教育发布”

来源: 山东教育发布